常伯熊,大约是泗州临淮县(今淮河下游安徽江苏交界一带)人,与陆羽同时代,生平事迹不详,从其“著黄被衫、乌纱帽”的装束来看,似乎为道士。李季卿宣慰江南是在唐代宗广德二年(764年),其时陆羽在《茶记》的基础上修改而完成了《茶论》,常伯熊又对《茶论》进行了润色修改,使得《茶论》广为流传,“于是茶道大行”。他不仅从理论上对陆羽《茶论》(《茶经》的前身)进行了广泛的润色,而且擅长实践,娴熟茶艺,是中华煎茶道的开拓者之一。
综上所述,八世纪下半叶,至中唐代宗、德宗朝时期,煎茶茶艺完备,籍茶而修道的思想确立,注重茶道的环境,具备了初步的茶道礼仪,这一切标志着中华茶道的正式形成。皎然是中华茶道之父,陆是中华茶道的奠基人,常伯熊是中华煎茶道的开拓者之一。在中华茶道的形成过程中,皎然、陆羽、常伯熊之功尤大。